写作过程的分析
任烨
在写作的教学中,教师所引导的写作过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既定框架内创造意义的过程,另一种是无固定框架创造意义的过程。这两种过程中,第一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也更易于掌控,被我国广大英语教师所熟悉和接受。相对而言,第二种的写作过程比较复杂,也不为广大教师所了解,但显然,第二种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再这样一个引导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己的特点,编写能够影响学生情感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产生联想。而作为学生,能否真正愿意并进入写作思考,实际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将要完成的写作任务产生兴趣,并对完成该任务充满信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至此,当学生进入自由写作,开始搜集归纳各种写作素材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总而言之,写作是一个让学生互为“读者”进行作品交流的过程,要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目的是满足读者的需求。所以,教师不宜在写作的语言形式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可能会阻碍学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主动搜集资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