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新型产物,它与其它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已经在实验区的中小学全面试行,并得到普遍的认可与欢迎,但是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理论定位与研究取向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澄清,还需要进一步的反思与追问。
在课堂上,以下环节值得我们学习:
1、创设情境,引出研究主题。
开课伊始,教师给同学们播放西南旱灾的视频,利用直观形象,触目惊心的场景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感受到没有水的可怕境地,为本课主题的产生提供了很好感情基础。
2、激趣质疑,归整研究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谈话,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归结出四大研究内容:1、水的用途;2、中国的淡水资源现状;3、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有哪些;4、怎样节约用水。
3、自主选择,合作制订研究方案。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小组感兴趣的研究内容,指导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提出针对性问题,主要是查询资料和实地调查,然后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展开活动。如有的小组是通过上网、查阅图书或咨询家长等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与数据(如:地球总水量、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之几等),让学生了解因我国饮用水污染严重而十分短缺的现状;有的小组是实施调查,了解各自家中、学校的生活用水情况,并设计出合理的调查表,把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
4、反馈评价,修改完善方案。
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完成了研究方案的制订,但每一份方案都是切实可行,为此,我请小组长和组内的同学上台汇报,其他的同学给出合理化的建议,课堂上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各小组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