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8-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马桂玉

周琳计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我认为计算教学更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知经验,创设合适、有趣的活动情境来引入教学,使计算能融入现实生活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些有价值的数学活动中,感受到计算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的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新奇、好玩”的事物,因此在情境的创设和呈现方式上更要体现趣味性,如比赛、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学生到操场进行一次踢毽子比赛,在比赛之前出示如下题目:全班42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如果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有没有剩余的学生?余几人呢?学生通过数数、分组或者列除法算式42÷58……2这些方式,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通过这种游戏活动的方式,将教学中抽象的商和余数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接着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你还有哪些不同的分法?怎样分才没有剩余呢?孩子们再次兴高采烈地投入到分组活动中,在讨论交流中又进行了很多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练习,对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再次掌握、巩固。孩子们在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拓展了数学思维,把学生从枯燥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同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学习计算的乐趣,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学以致用。

高丽芬:如何让学生喜欢计算课呢?需要老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将抽象的内容生动化,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感受计算的乐趣。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乘法时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3后,我并没有直接开始教学算理,而是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看能不能根据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找到计算的方法,找到一种计算方法就可以给小组加5分,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个个大显身手,利用小棒,通过一一摆放后数一数得到36利用加法的知识,12+12+12=3612分成102,三个10相加等于30,三个2相加等于630+636,先分后加,最后再加12分成666×318,然后18+1836。同学们在自己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上,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他们自己独有的思考方法,在独立思考、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计算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然而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他们经常会按照大人们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这种教学形式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而且这种枯燥的教学形式又怎么能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呢?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有了自我展现的空间,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

马桂玉:

 计算教学离不开算理与算法的理解,如何在抽象的算理和直接的算法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两者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呢?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多样化的算法应作为计算教学的一大亮点,学生呈现的各种不同的算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应该组织并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算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最优算法。比如在教学“笔算除法”中的42÷2时,我组织学生先自主探讨,孩子们找到了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其中有一位学生写出了列竖式的方法,但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方法并不理解。此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小棒,一边分,一边讲解,最后利用PPT课件将分小棒的过程与竖式进行融合:第一次分了什么?写在竖式的什么地方?第二次又分了什么?又是怎样写在竖式上的?利用分小棒和课件的演示,将抽象思维具体化,了解竖式是怎么来的,在算法多样化中体会列竖式这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优点,进一步理解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

算理给计算提供了一个精准的思维方向,确保计算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而算法则是以算理为基础,在计算中,正确的算法能帮助我们快速地完成计算,提高计算的效率,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例如:在教学三位数加两位数“253+46”时,我们可能根据数的组成进行演算。253是由2个百、5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46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所以在计算时应该先把3个一和6个一相加,得到9个一,再把5个十和4个十相加,得到9个十,最后把3个百、9个十、9个一合并得299,这是算理。学生经过研究探索之后,会发现计算中存在的规律,个位数字能直接与个位数字相加,十位数字能直接与十位数字相加,百位数字也能直接与百位数字相加,也就是同一数位上的数字只能与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在些过程中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从而自主归纳总结出计算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算理与算法的有效结合,使枯燥乏味的计算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